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

 
|
|
|
|
|
|
|
|
|
|
|
 
首頁 > 文體新聞 > 臥龍山與鄂君啟車古道
q
 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
 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
 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
 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
 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
 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
 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
臥龍山與鄂君啟車古道
【字體: 】 發布時間:2025/8/13 9:15:51   【打印】【關閉】
  1、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、圖片,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,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;2、已獲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淮南網”和作者名字;3、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,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 

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,交通線路不僅是地理連接的紐帶,更是文明傳播的動脈。戰國時期,楚國重要的商貿通道鄂君啟車古道,特別在臥龍山地區的歷史軌跡和文化遺存,其意義遠大深邃。這條2300年前的古道,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通道之一,不僅見證了楚國商業文化的繁榮,也在臥龍山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。

一、鄂君啟車古道的由來

公元前323年,楚懷王為其弟鄂君啟鑄造了一批特殊的青銅通行證——“鄂君啟車節”和“鄂君啟舟節”,這些珍貴的文物于1957年在安徽壽縣邱家花園出土,震驚中外考古學界。這些青銅符節采用竹節形狀設計,取“關節”之意,表面用金絲鑲嵌著311個篆體銘文,詳細記錄了鄂君啟商隊的運輸路線,貨物種類及免稅特權。其中,車節銘文148字,規定了陸路運輸的限額為50輛車,一年往返一次,憑此節通過各處關卡可免稅。

“鄂君啟車古道”作為楚國官方驛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路線從鄂州(今湖北鄂州市)出發,向東北延伸至下蔡(今安徽鳳臺)、壽春(今安徽壽縣),最終抵達居巢(今安徽桐城市)。這條古道在楚國經濟版圖中占據核心地位,連接了長江中游與淮河流域的多個重要城市,形成了南北物資交流的主動脈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條古道比秦始皇統一后修筑的秦直道還要古老,堪稱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通道之一。

鄂君啟車古道的開辟與運營,反映了戰國時期楚國商品經濟的空前繁榮。作為封疆大使的鄂君啟,在楚懷王特許下,創辦了官商結合的龐大水陸兩棲販運公司,將南方特產和手工業品販運到北方,同時將北方物產帶回南方。這種“官商”經營模式,將中國官僚商業資本的歷史推前至戰國時期,也展現了楚國在商業管理制度上的先進性,如實行通關免稅證,限量進出關口,限制官員濫用特權等。

二、臥龍山地區的自然特征與鄂君啟車通道

臥龍山是八公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,自古以來就是連接中原與荊楚的重要通道。臥龍山得名于“臥龍的傳說”。相傳古時有龍臥于此地而不走,至今還有“臥云窟”石洞存在,據說這里就是龍的居住之處。

從地理格局看,臥龍山位于鄂君啟車古道網絡的關鍵點上,是連接楚國西北線與東北線貿易路線的重要樞紐。臥龍山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,巖石千姿百態,有的像龍鱗,有的像鳳羽,山上綠樹茂盛,郁郁蔥蔥,山間溪流潺潺,清澈見底。這種地理環境為古道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和取水便利。同時也塑造了古道蜿蜒曲折的走向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臥龍山的田園風光極具特色,金黃的麥田、翠綠的菜地、滿山的野花與片片果園交織成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。這些農業景觀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,為過往的商販提供必要的補給。

臥龍山現存在的古通道(鄂君啟車古道)始于壽春(今壽縣),向東經陸郢、涌泉庵、解郢等,上山坡,進入臥龍山(北山)地域。從大山口向東沿山坡下山,古道寬約三尺多(舊尺),用石條鋪地,高處鏟平,低處填充,路面基本平坦,遇到山澗水溪用石條架橋通行。從大山口東坡下山后,便有一處小客棧,過往客人在此吃飯、喝茶,略作休息。小客棧周圍栽有數棵柿樹,到了秋季樹枝上掛著紅彤彤的柿子,客人望樹興嘆,都想品嘗一下山間野果之味,故此處也稱為“柿樹園”,這里是臥龍山區重要景點之一。

臥龍山的兩條山溝水流在此處匯集(故叫三岔溝),三岔溝兩岸巖石奇形怪狀,高達數十米。著名的“臥云窟”就在三岔溝西岸怪石上,離小客棧約200米,光彩明亮的“臥云窟”三字仿佛在向過往的客人們招手致敬。

在小客棧略作休息后,過一個小山坡便來到長山的上山坡,這條坡從山底到山口長約800米,雖上坡,但路面平坦。這條古道的北面便是孫家花園的竹園,竹園子北頭是“老虎洞”。據傳說,古時候這里是荒山野嶺,野獸成群,這里曾是老虎群居住的地方,老虎洞深不可測,用石塊在上面敲打,洞里便發出“嗡嗡”聲。上了山坡后,即是長山口(現稱鬼門關),翻過長山口,便一路向東通往蔡家崗,往西北通往下蔡(今鳳臺)。

鄂君啟車古道在臥龍山雖然只有兩公里左右,但對臥龍山的發展和知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。發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,東晉前鋒都督謝玄就曾在臥龍山藏兵數千人,出其不意,迅速出擊,一舉打敗前秦的數十萬大軍,取得以少勝多的戰爭勝利。傳說明朝朱元璋童年和少年時,曾在臥龍山放過牛和燒過窯,至今窯址還有碎片可見。

清乾隆年間,壽春孫家鼐叔父孫蟠歸隱時在臥龍山修建“孫家花園”。少年孫家鼐常在此處臨窗誦讀,研磨學問,最終以滿腹經綸登科奪魁,成為清代壽春唯一狀元。孫家花園為孫氏家族的興旺和繁華培育了人才�,F在的孫家花園變成了青桐園,成為人們休閑游玩的風景地。

新中國成立后,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,臥龍山大面積植樹造林,修建臥龍山水庫。如今,臥龍山綠樹成蔭,郁郁蔥蔥,散發出勃勃生機;臥龍山水庫水面如鏡,清澈見底,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。近期臥龍山風景區又新修筑了五彩環湖路和觀景臺。這里還是電視劇《六姊妹》攝影地之一。臥龍山正以她嶄新的面貌,向五湖四海的游客招手。

鄂君啟車古道正煥發出新的光彩,熱烈歡迎四面八方的游客到臥龍山來,走古道、觀奇石、游水面、品農家菜、享受大自然美景的青睞,其神游之樂別有一番意趣。

(王傳軍)

(責編:湯寧  初審:孫繼奎  終審:張斌)

|
|
|
|
|
|
|
|
|

皖ICP備07008621號-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
主辦: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:淮南網
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-Mail:huainannet@163.com 
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淮南網"。
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!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宜阳县| 横山县| 柯坪县| 东兰县| 安岳县| 湘潭市| 铁力市| 秦皇岛市| 泸溪县| 兖州市| 河间市| 福州市| 尚志市| 贵定县| 霍林郭勒市| 察隅县| 博野县| 阜阳市| 乐昌市| 兴安县| 咸丰县| 茂名市| 宜黄县| 鄄城县| 象山县| 馆陶县| 襄汾县| 威宁| 犍为县| 剑阁县| 铁力市| 宜章县| 连云港市| 板桥市| 新泰市| 马尔康县| 滨海县| 威远县| 西宁市| 静乐县| 龙江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