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

 
|
|
|
|
|
|
|
|
|
|
|
 
首頁 > 社會新聞 > 勿讓日軍侵華遺物消逝在歲月中
q
 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
 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
 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
 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
 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
 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
 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
勿讓日軍侵華遺物消逝在歲月中
【字體: 】 發布時間:2010/8/24 23:54:23   【打印】【關閉】
  1、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、圖片,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,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;2、已獲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淮南網”和作者名字;3、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,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 

      田家庵港口二路有一處日軍侵略淮南時留下的建筑,歷經歲月滄�,F已破損嚴重當地居民呼吁——勿讓日軍侵華遺物消逝在歲月中

      在紀念侵華日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65周年之際,淮南一位83歲老人賈紹寬,給早報打來熱線電話,反映田家庵區港口二路留有一處日軍侵略淮南時留下的建筑物,此建筑物已損壞嚴重,是當時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。

  8月23日上午,記者趕到了田家庵區港口二路,找到了83歲賈紹寬老人。在老人幫助下,記者見到了這處日軍侵略淮南時留下的遺物。此遺物為港口二路15號,高約4米,青瓦結構,4間房屋破破爛爛。記者站在走廊上,發現此建筑房頂多處損壞成洞。4間房屋無人居住,被現在的主人堆滿了破爛。記者看到此房屋地板為木制,每間房屋東西墻體上各開一扇窗戶,窗戶為木制,外配有鋼筋護欄。房屋內天花板與墻體的連接處由帶花紋路的石膏線條點綴,墻體表面由石膏粉刷成,非常光滑,天花板同樣也是石膏粉粉刷而成。

  據83歲老人賈紹寬介紹,1937年11月至12月,侵略到淮南的日軍,拿著槍,逼著當地居民按他們的圖紙在此處建造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,此休息場所為前后兩排,每排為4間,前排4間和院墻早在10年前損壞倒塌。勞工們在日軍的刺刀逼迫下,花了4月時間建成的。日軍無條件投降后,幾名流浪漢住進去。解放后,政府將此房屋收回。上世紀60年代,政府將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分給一名姓尚和另一名居民居住。10年前,由于此處房屋損壞嚴重,那名不知姓名的居民搬出,2003年秋,前排4間房屋倒塌,2006年春,住在后排4間房屋的姓尚的居民,也搬出。

  年過八旬的蔣華祥老人仍然清楚地記得,當年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在日軍刺刀逼迫下參加了此建筑物的修建。他對記者說:“日軍心太黑了,干得速度慢一些,勞工就會挨打”。

  居住離此建筑物約50米處的85歲張鴻恩,也向記者證實了此建筑物為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。張老先生現在仍然清楚地記得:青磚是從離此建筑物約百米遠的輪船碼頭運來的。

  采訪中,港口二路居民紛紛呼吁:作為日軍侵華時的歷史遺跡,希望相關部門能合理保護,不要讓這些侵華鐵證在歲月中消逝。

  隨后,記者走訪了淮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毛洪生先生。聽完記者訴說后,毛先生等人趕到港口二路,進行現場核實情況。據毛先生介紹,幾年前,淮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核實過港口二路15號的建筑物為日軍侵略淮南時留下的遺物,此遺物是當時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。幾十年過去了,此處遺物損壞嚴重,應該加以保護。

  圖一:隱藏在荒草破爛搭建物處的侵華日軍憲兵隊休息場所。
  圖二:休息場所走廊上方是青磚實木結構的頂棚。

(記者 朱其好 攝影報道)

(責編:湯寧  初審:孫繼奎  終審:沈國冰)

|
|
|
|
|
|
|
|
|

皖ICP備07008621號-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
主辦: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:淮南網
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-Mail:huainannet@163.com 
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淮南網"。
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�!「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!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泗洪县| 铜山县| 新龙县| 萨迦县| 三穗县| 卓尼县| 镇雄县| 桐庐县| 十堰市| 子长县| 盐山县| 中牟县| 蕉岭县| 濮阳市| 措美县| 浦城县| 罗平县| 上饶县| 大田县| 嘉鱼县| 巴青县| 平武县| 阳西县| 民勤县| 托里县| 宝坻区| 安泽县| 铜鼓县| 牟定县| 东海县| 大同市| 芷江| 大化| 陇川县| 龙岩市| 仁寿县| 伊春市| 博乐市| 大安市| 龙泉市| 和平县|